2025年4月3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漆家福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在港航楼305会议室作了题为《沉积盆地构造解析与构造建模》的学术报告,由学院党委书记叶四桥主持,地质工程系教师与本专业学生近50人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漆家福教授讲述了沉积盆地构造解析与构造建模的基本思路、应力场展布特征、构造建模的方法。沉积盆地是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核心和关键,查明沉积盆地地质结构特征,分析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对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讲座的开展,是“沉积盆地构造变形”理论研究与“地质资源的勘探开发”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对于拓展地质工程系学生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漆家福教授在学术报告之后,与师生们就沉积盆地复杂的地质特征、基础地质的研究意义、不同学科交叉发展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学术交流取得圆满成功。
专家简介:
漆家福,男,湖北麻城人,1957年8月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2001-2005)、(2006-2010)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分会委员和副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副秘书长、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监事会副主任等学术兼职。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银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油区构造解析,含油气盆地分析,构造物理学。长期从事油区构造解析和含油气盆地分析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973项目课题(子课题)、国家油气专项计划子课题和省部级科技攻关研究课题,先后对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渤海湾盆地、海拉尔盆地、苏北盆地、南海大陆边缘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等)的地质构造特征做过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及建立的各盆地的构造模型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应用。他所倡导的油区构造解析理论、研究方法为推动我国构造地质学(特别是石油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研究专著3部、译著1部,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