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延伸到社会,让学生融入到基层,将河海印记镌刻在祖国大地。6月29日,重庆交通大学2022年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科学城校区举行,来自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的5支“三下乡”重点团队、6支“返家乡”小分队的指导教师和团队负责人参加了出征仪式。
据悉,自重庆交通大学2022年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以来,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团委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多向受益”的原则,共组建了11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类型丰富的“三下乡”实践团队,其中包含1支市级重点团队、2支校级重点团队、3支院级重点团队和5支“返家乡”小分队。
近年来,河海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高标准创建标杆院系的过程中,深入践行“党建+”理念,不断深化、部署、落实“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依托水战略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党建联盟,推动实施“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点、适应个性发展”的实践育人模式,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文化活动等多元化载体,实践育人工作成效显著。

以“三下乡”活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为引导青年学生带着信仰、责任和感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组建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巴山星火”社会实践服务团并入选重庆市级重点团队。
“团队计划前往重庆市城口县的葛城镇、巴山镇、双河乡等多地。一是重走城口革命热土。沿“县——镇——乡——村”深度探寻红军足迹,从“受灾群众——救灾英雄——党员河长”切实领略干部力量;二是传承苏区红色精神。由“老党员——党员干部——新一代”薪火相传苏区精神,随“巴山工匠——星光精神——红色文旅”推动建设美丽城口。”“巴山星火”社会实践服务团负责人李思岑说。
据悉,该团队在实践活动期间,将前往2022年十大“巴山工匠”获奖人、雪山上的电网守护神——冉洪位的工作地点,跟随他的脚步感受城口匠人精神,感悟退伍军人、城口中坚党员干部对苏区精神在工作中的实践,见证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无私奉献。团队还将前往城口县高燕镇星光村,采访驻村第一书记——喻麟淋,倾听驻村书记的故事,致敬“焦桐”、守望“星光”,学习感悟星光精神及苏区精神,感受党员的力量。
以学院优势助推学用结合落地落实
如何发挥学院在党建、科研、平台、学科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乡村振兴,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有“妙招”。依托水战略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党建联盟“党建赋能”行业力量和国家内河航道工程技术整治中心“科研赋能”学科优势,将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向深处发展,助力学生在社会大课堂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用结合落地落实。
邑江振水队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以“节水护水”为调研主题,计划在环境给排教工党支部书记、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杨延梅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江津区走访与“河长制”相关的工作人员,深入了解长江江津段生态环境现状。团队还计划将实践与环境宣传教育相结合,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长江生态环境问题。
秀山县振兴调研实践团成员均来自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如何将党支部活动与“三下乡”活动有机结合成了党支部书记、团队指导教师杨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充分商讨活动方案后,他们将目光投向同学们的专业领域,联系到了水利教工党支部书记、水利水电工程系副主任汪魁。系部专业赋能“三下乡”,让学生们既增长见识、又打牢专业基础,在汪魁、杨玺两位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该团队确立了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水库对农田灌溉、增强固碳作用的影响,前往水电站调研了解水电站的修建对当地的影响,调研分析村寨河流污染物具体种类以及相关来源和对应的危害并给出合理改善方案的三大实践任务。

“此次三下乡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各系部老师加入实践团队担任指导教师,形成了‘思政引领+专业赋能’的双指导教师带队实践新局面。”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分团委副书记陈昱宁介绍到。“下一步,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将采取更加多元的形式开展“三下乡”活动,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执行,全力助推学生成长成才。”